黄勇:中央网信委的首次会议释放了哪些重要政策信号?
黄勇:中央网信委的首次会议释放了哪些重要政策信号?
发布日期:2018-04-22 11:08
4月20日、21日两天,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是今年政府机构改革后,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组建后的首次重要会议,也是第一次面向全国的公开亮相,包括习近平主席在内的政治局七常委全部出席,可见此次会议规格之高、会议内容之重要,必将对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1、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事关全局,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
回顾过去,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到2016年4月19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在会议上发表了“4·19重要讲话”。我们可以对比此前的两次会议,同样的主题: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会议规格不断提高,从领导小组会议,到工作座谈会,再到这次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从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主任、副主任出席,到这一次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其他政治局常委悉数出席,参会人数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可见,在中央看来,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网信工作已经事关整个发展全局。
2、对过去5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
习近平主席在会议上的讲话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总结起来包括价值层面、思想层面、操作层面这三个方面。涉及十八大以来这5年的网信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的总结、网络安全问题、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问题、网信事业如何服务社会发展问题、网信军民融合问题、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问题,以及再次强调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内容要点包括:一、提出一个重要的判断: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央一直在强调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信息化就是一个机遇。二、对过去5年的经验总结,首次提出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将过去的经验总结为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三、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国有些企业遭遇美国出口封锁的背景下,再次强调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四、首次提出网信军民融合概念,将其明确为军民融合的重点领域和前沿领域。五、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也是体现“党是领导一切的”重大措施,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3、对如何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习近平主席还特别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等为契机,加强同沿线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建设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应该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各种主体作用。既要推动联合国框架内的网络治理,也要更好发挥各类非国家行为体的积极作用。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习近平主席在此次中央网信委主持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到推动产业数字化的重要作用,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更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各种主体作用。
(本文作者:黄勇,中国信息协会投融资信息分会副会长,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全国数字经济产业联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